【王云路】古今一理:《論語》中幾個常用字詞的求包養心得辨析

作者:

分類:

古今一理:《論語》中幾個常用字詞的辨析

作者:王云路(浙江年夜學古籍研討所所長,浙江省文史研討館館員,中國訓詁學研討會會長)

來源:《光亮日報》

時間: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正月初八日辛亥

          耶穌2024年2月17日

 

孔子生涯的時代距明天兩千余年,而記錄孔子及其門生言行的《論語》,它所應用的語言對于現在的我們來說,是佶屈聱牙、生澀難懂,還是清楚曉暢,人人可知?

台灣包養網

 

通過仔細研讀《論語》,我們能夠清楚到,《論語》的語言既不是生澀包養俱樂部難懂的,但也不是人人可知的,且因為它是對孔子及其門生口語的記錄,其特征是簡潔、質樸而又生動,需求我們具備必定的古文知識才幹正確懂得。尤其需求指出的是,《論語》所用語言其實距離兩千余年后的我們并不遙遠。明天的講座,我們就試舉《論語》中幾個常見的字詞例子,以小見年夜,盼望能夠對大師準確懂得古文、懂得現代漢語的發展有所裨益。

 

“奪”義之辨——釋義五重能否需要

 

《論語·子罕》:“子曰:三軍可奪帥也,匹夫不成奪志也。”這是《論語》中的有名語句。楊伯峻包養甜心網《論語譯注》(中華書局2009年重版,下同)譯為:“孔子說:一國軍隊,可以使它喪掉主帥;一個男人漢,卻不克不及強迫他放棄主張。”句子中的“奪”字順次是“使其喪掉”和“強迫其放棄”兩個意思。而對這一句,方青稚的《論語注讀》(浙江古籍出書社2012年6月版,下同)則譯為:“孔子說:‘一國軍隊,可以奪往它的主帥;但一個男人漢包養網評價,他的志向是不克不及強迫改變的。’”按句意,“奪”字則有“奪往”和“強迫改變”兩包養心得個意思。《漢語年夜詞典》“奪志”條也釋為:“迫使改變志向。”援用的也是《論語》此句。

 

《論語》中還有一處“奪”字,《論語·泰伯》:“曾子曰:‘可以托六尺之孤,可以寄百里之命,臨年夜節而不成奪也。正人人與?正人人也。’”《論語譯注》譯為:“曾子說:‘可以把幼小的孤兒和國家的命脈都交付給他,面臨安危生死的緊急關頭,卻不動搖屈從——這種人是正人人嗎?是正人人啊!’”《論語注讀》則譯為:“曾子說:‘可以把年幼的君包養意思主拜託給他,可以把國包養金額家的政權拜託給他,面臨存亡生死的緊急關頭而不動搖屈從。這樣的人是正人嗎?是正人啊!’”兩注對“奪”的解釋基礎是雷同的。

 

以上《論語》中出現“奪”字的兩句話,在現代解釋中總計出現了“使喪掉”“強迫放棄”“奪往”“強迫改變”“動搖屈從”五重意義。這五重意義不僅含義分歧,甚至“奪”的主語還發生了變化,該若何對待“奪”字的這五種意思?

 

我以為,要想準確懂得“奪”字在這兩句中的意思,應從“奪”的字形說起。《說文·奞部》對“奪”的解釋是:“奪(奪),手持隹掉之也。從又從奞。”說的是人的手里(寸)握著的鳥正振翅(“奞”)欲飛,人手一松、鳥就飛走了。別的“奪”字在甲骨文字形中有象衣中包著鳥之形,其基礎含義與《說文》所述分歧,這里我們就不展開討論了。

 

正如清代段玉裁剖析“奪”字的字形時所指出的:“又,手也。持隹而奞,少縱即逝也。”前人通過最後的“奪”字的這包養網站個畫面,要傳達的意象是鳥一會兒掙脫人手的束縛并飛走了,這是“奪”的字形義,其蘊含的特征義是“掉往,離開”。並且這個特征義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解讀:從人的角度看台灣包養網是掉往或喪掉,從鳥的角度看則是離開。是以段注也說“引伸為凡掉往物之偁。凡手中遺落物當作此字”。

 

需求強調的是,“奪”字的這個表現“喪掉包養心得、掉往”特征義的用法,自先秦延續至今。例如,戰國宋玉《高唐賦》中有“煌煌熒熒,奪人目精”,“奪人目精”說的是眼光離開了原來所視之物。用我們現在常用的說法就是“奪人眼球”;戰國荀子在《富國》中說“無奪農時”,唐代楊倞注此“奪”為“掉”,解釋為不要掉往農時;先秦時期的《素問·通評虛實論》說“精氣奪則虛”,可以譯為“精氣喪掉后人就虛弱了”。

 

回到《論語·子包養條件罕》中的“三軍可奪帥也,匹夫不成奪志也”這一句,我們同樣可以將其譯為“三軍可以掉往統帥,個人不成以掉往(喪掉)志向”。類似用法同樣體現在《論語·泰伯》的“可以托六尺之孤,可以寄百里之命,臨年夜節而不成奪也”一句中,語句中的“不成奪也”本質也是“不成奪志也”。是以我認為,以上《論語》中的“奪”都可以直接譯為“掉台灣包養往、喪掉”之意,從語法、語義的角度看這樣的譯法都是順接的。假如分別采納五種分歧釋義,不僅復雜並且還在翻譯半途更換主語,是沒有需要的。

 

那么《論語》中是不是只要這兩句中的“奪”字適用“掉往”的含義呢?

 

我們再看《論語·憲問》中的這一段:“或問子產。子曰:‘惠人也。’問子西。曰:‘彼哉!彼哉!’問管仲。曰:‘人也。奪伯氏駢邑三百,飯疏食,沒齒無牢騷。’”這段中的“奪伯氏駢邑三百”,《論語注讀》譯為:“他剝奪了伯氏駢邑的三百戶封邑。”此句這般翻譯后就是說管仲剝奪伯氏的三百戶封邑,可是隨后的“飯疏食,沒齒無牢騷”一句的主語又變成了伯氏。我認為,統一句中主語發生變更,會導致高低語句的欠亨順。我們在這里同樣可以把“奪”釋為“掉往包養網車馬費”,全句可譯為:“(因為管仲而)伯氏掉往了駢邑三百,吃粗茶淡飯,卻一短期包養輩子(對管仲)沒有牢騷。”這是孔子通過描寫伯氏對管仲的態度,來評價管仲的為人:因管仲而親身好處受損的人都對貳心悅誠服,一輩子無牢騷,由此可見管仲的品格和才能。

 

再看一則《論語·陽貨》的例子:“子曰:‘惡紫之奪朱也,惡鄭聲之亂雅樂也,惡利口之覆邦家者。’”這里“奪”的含義是“使掉往”,是使“朱”(正紅色)掉往光榮。意思是厭惡紫色使朱紅掉往了光榮。對比漢班婕妤的《怨歌行》:“常恐秋節至,涼飚奪炎熱。”“涼飚奪炎熱”的意思是“涼風讓炎熱消散”,而不成能是涼風奪取了炎熱。《論語注讀》翻譯:“我厭惡用紫色(雜色)代替紅色(雜色)。”這個翻譯是正確的。

 

比較《論語》各“奪”字,我認為,通過追溯“奪”字源流,清楚特征義及其意義演變軌跡,可見其含義都是可以用簡單明確且分歧的翻譯的。

 

那么,現代漢語中大師常用的“奪”字的“奪取”義,又是怎么來的?

 

我認為,“掉往”與“奪走”本是事物的一體兩面。“掉往”有天然的掉落,也有包養網車馬費人為的“使掉落”,而使一方掉往的手腕,即是另一方的“奪取”。奪走對方的東西,也就意味著對方“掉往”了原有的東西。晉李密《陳情表》中記述“行年四歲,舅奪母志”,這是說他的舅舅讓母親掉往了不再嫁人的志向(設法),這明白表達了“奪”背后的“掉落、喪掉→使掉落→奪取(使對方喪掉而本身獲得)”邏輯,也可以幫助我們懂得“奪”字在現代的意義演變。

 

“求仁得仁”——重視常用字詞的抽象含義

 

《論語·述而》有這么一段話:“冉有曰:‘夫子為衛君乎?’子貢曰:‘諾,吾將問之。’進,曰:‘伯夷、叔齊何人也?’曰:‘古之賢人也。’曰:‘怨乎?’曰:‘求仁而台灣包養得仁,又何怨?’出,曰:‘夫子不為也。’”這段也是成語“求仁得仁”的源頭,《論語譯注》譯為:“(孔子)說:‘他們求仁德,便獲得了仁德。’”“仁”是抽象的觀念,“得仁”直接譯為“獲得包養心得仁德”,我認為似乎不如譯為“合于仁”加倍順暢,意為符合儒家推重的仁德觀念。

 

“得仁”在《論語》中至多還有3例,能否都要翻譯成“合于仁”?

 

我們還是需求從“得”的造字義來剖析。從造字義看,“得”的甲骨文字形,表現的是人用一只手拿著一個貝殼,后來變形為表現人在路上撿到一枚貝殼。貝殼在遠古時代曾是通用貨幣之一,是以前人用它在文字中代表財物。對于前人來說,“得”字的造字義,采用了撿到貝殼這樣一個常見的生涯場景,既表達其底本的獲取之義,也表達心思上的獲得感,是以“得”的造字義不僅有實際的“獲得”之意,也擁有了“相親和”“相契合”的抽象意思,以表達內心預期的實現與滿足。

 

東漢許慎在《說文·彳部》中解釋說:“得,行有所得也。”許慎雖然沒有懂得“得”字表達的手里拾取物是什么,可是“行有所得”的解釋是準確的。清段玉裁注:“《見部》曰:‘圖片,取也。’行而有所取,是曰得也。《左傳》曰:‘凡獲器用曰得。’”段玉裁的注解是“有所得”,即獲得。它表現兩種含包養一個月價錢義。第一種是獲得財物,好比《論語·子張》中這一段:“子張曰:‘士見危致命,見得思義,祭思敬,喪思哀,其可已矣。’”“見得思義”可以解釋為在獲取財物時要考慮能否仁義。這個“得”就是“獲得財物”甚至是“獲得的財物”之義;第二種是獲得實情。東漢班固《漢書·朱博傳》:“(尚方禁)少時嘗盜人妻,見斫,創著其頰……博辟擺佈問禁:‘是多麼創也?’禁自知情得,叩頭服狀。”這里的“自知情得”,說的是尚方禁自知實情被人獲悉。

 

而“得”在現代文獻中還經常用作指代抽象概念的獲得,表達精力包養網單次與心思上的獲得感覺,即滿足、相合之意:西漢司馬遷《史記·魏其武安侯列傳》:“相得歡甚,無厭,恨相知晚也。”“相得”是說兩人的志趣、習性相逢迎。這里的“相得歡甚”應當是近現代漢語“相得甚歡”的較早源頭。“相得甚歡”在稍晚出現,如南朝梁沈約《宋書·毛脩之傳》:“其后朱脩之沒虜,亦為燾所寵。脩之相得甚歡。”現代漢語中還有“相得益彰”等。

 

“相得”的常見含義就是雙方相互契合,此意沿用至今。《梁詩》卷十二王僧孺《白馬篇》:“千里生冀北,玉鞘黃金勒。散蹄往無已,搖頭意相得。”白馬“意相得”就是“意相合”,心滿意足。南朝梁蕭子顯《南齊書·何昌(圖片)傳》:“永明元年,竟陵王子良表置文、學官,以昌(圖片)為竟陵王文學,以清信相得,意好甚厚。”說的是竟陵王蕭子良與何昌(圖片)兩人都因清信而性格相合。

 

前人在描寫事物間的相配相稱時,也用“相得”表現。《禮記·王制》:“凡居平易近,量地以制邑,度地以居平易近,地、邑、平易近居,必參相得也。”此中的“地、邑、平易近居,必參相得也”,猶言城市道積與生齒數量要婚配合適,鄭玄注:“得猶足也。”“足”就是合適、足量的意思。西漢成書的《淮南子·本經》說“常人之性,心和欲得則樂”,此中的“心和”與“欲得”相對,此句可以釋為“凡是人的性格,是心境溫和、欲看滿足就sd包養快樂”。唐代韓愈《荊潭唱和詩序》說:“是故文章之作,恒發于羇旅草澤,至若王公貴人,氣滿志得,非機能而好之,則不暇以為。”此中“氣滿”與“志得”相對,表達意愿滿足。

 

回到《論語》中的“得”字。《論語·鄉黨》:“食不厭精,膾不厭細。食饐而餲,魚餒而肉敗,不食。色惡,不食。臭惡,不食。掉飪,不食。不時,不食。割不正,不食。不得其醬,不食。”《論語譯注》譯“不得其醬”為“沒有必定調味的醬醋”。《論語注讀》則注“不得其醬”為“佐料放得不適當。醬,調料品。得,適合”。這個解釋相對更準確一些。《論語·顏淵》:齊景公問政于孔子。孔子對曰:“君君,臣臣,父父,子子。”公曰:“善哉!信如君不君,臣不臣,父不父,子不子,雖有粟,吾得而食諸?”此中的“雖有粟,吾得而食諸”,可以譯為“即便有糧食,我合適往吃嗎?”

 

這兩處“得”字都是“合適”“恰當”的意思,此義來源于“得”表現的心思滿足、欲看與實際的契合分歧。這種用法也延續下來,北宋蘇洵《權書下·六國》:“前人云:‘以地事秦,猶抱薪救火,薪不盡,火不滅。’此言得之。”“此言得之”意即此言恰當。現代漢語中“得”的許多用法仍然延續了這個意思。

 

在前人的用法中,與“相得”相對的是“不得”,也就是兩者不相合或兩方不相應。前人很講究“情投意合”,假如情義不逢迎,那就是“意不得”。戰國時期《孟子·萬章上》說:“人少則慕怙恃,知好色則慕少艾,有老婆則慕老婆,仕則慕君,不得于君則熱中。”“不得于君”就是分歧于君之意。

 

《論語·子張》:“孟氏使陽膚為士師,問于曾子。曾子包養平台曰:‘上掉其道,平易近散久矣。如得其情,則哀矜而勿喜。’”“掉其道”即違背道義,與“得其情”相對;“得情”猶言合于民氣。《論語·堯曰》:包養價格“興滅國,繼絕世,舉逸平易近,全國之平易近歸心焉。所重:平易近、食、喪、祭。寬則得眾,信則平易近任焉。敏則有功,公則說。”“得眾”就是合于平易近意,合于民氣。“得”字的這種用法自先秦延續下來包養網站。如西漢東方朔《答客難》:“并為十二國,未有牝牡,得士者強,掉士者亡,故說得行焉。”“得士”是合于人心,“掉士”是違背平易近意。又如成書于唐代的《晉書·祖逖傳》:“其得人心這般。”這里的“得人心”也是合于人心之意。

 

由《論語》的“得”字用法,我們還可以引申到近現代漢語中的一個常用詞——“得勁”。

 

《漢語年夜詞典包養ptt》的【得勁】詞條釋義如下:1.順當。例句為《兒女好漢傳》第二八回:花鈴兒奉侍人換衣裳,“不免難免有些羞羞慚慚,不甚得勁兒”。2.中意;舒坦。丁玲《太陽照在桑干河上》六:包養網dcard“任國忠聽了覺得很得勁,他現在有事可做了。”老舍《全家福》第一幕第二場:“你越照顧我,我心里越不得勁兒。”

 

“得勁”的“勁”就是心氣、心態或情緒,結合包養dcard我們所舉“得”字的現代用法,我認為《漢語年夜詞典》中對“得勁”的解釋不用分為二義,完整可以用“符合本身心意”一義代之。

 

“無間”“有間”——詞組是若何構成固定表達的

 

《論語·泰女大生包養俱樂部伯》:“子曰:‘禹,吾無間然矣。’”《論語譯注》翻譯為“禹,我對他沒有批評了”,“無間”為什么釋為“沒有批評”的意思,不得而知。《論語注讀》對此句則釋為:“對于禹,我沒有什么可以抉剔的了。”這個解釋中的“抉剔”源于朱熹集注:“間,罅隙也。謂指其罅隙而非議之也。”

 

包養網站要弄明白《論語》中的“無間”用法,我們可以考核先秦之后的文獻,此中也不乏“無間”的用例,通過考核這些案例,有助于我們對這個詞的準確懂得。東漢蔡邕《朱公叔謚議》:“始與諸儒考禮定議,加陳留府君以益州之謚,是后覽之者,亦無間焉。”南北朝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勉學》:“當博覽機要,以濟功業,必能兼美,吾無間焉。”這兩處“無間”表達的都是“贊同、分歧”的意思包養金額。由此,“禹,吾無間然矣”完整可以譯為“我與禹觀念分歧、我贊同禹”。

 

“無間”為什么會產生這個含義?我們仍從字形開始討論。

 

“間”字的原始抽像是描繪了一幅生涯場景:兩扇門的門縫中有一個月亮。東漢許慎《說文·門部》對此解釋:“間(閒),隙也,從門,從月。”造字義是門縫中顯露出月光,要表達的特征義是縫隙(或構成縫隙)。這個“間”可所以空間的空地,例如先秦《莊子·養生主》:“彼節者有間,而刀刃者無厚;以無厚進有間,恢恢乎其于游刃,必有余地矣。”這個“間”也可以指時間的空地,也就是“一會兒”。例如《莊子·達生》:“扁子進,坐有間,仰天而嘆。”

 

由時間和空間上的空地延長開往,前人也用“間”來描寫人心中的空地(隔閡)。例如先秦《左傳·哀公二十七年》:“故君臣多間。”而心中沒有隔閡的情況就是“無間”,“無間”是以被前人用來表達情感親密之意。例如東漢班固《漢書·蕭看之傳》:“蕭看之歷位將相,藉師傅之恩,可謂親昵亡間。及至謀泄隙開,讒邪構之,卒為便嬖宦豎所圖,哀哉!”這段話前有“亡間”,后有“隙開”,非常抽像地說明了前人以“間”表現心思上隔閡的用法。

 

“無間”的這種用法自先秦一向延續下來。南朝宋范曄《后漢書·公孫瓚傳》:“若虞、瓚無間,同情共力……舍諸天運,征乎人文,則古之休烈何遠之有!”南北朝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兄弟》:“況以行路之人,處多爭之地,能無間者,鮮矣。”北宋司馬光《涑水記聞》卷十六:“上使人諭之曰:‘朕無間于卿,天日可鑒,何遽這般?’”北宋曾鞏《慰慈圣光獻皇太后上仙表》:“無間親疏,實均欷慕。”南宋陳亮《酌古論·李愬》:“愬復能待以厚禮,示之赤誠,談笑無間,洞見肺腑。”這些“無間”表達的都是情感親密、毫無隔閡的意思。現代漢語常用的“親密無間”一詞也源于此。

 

相反,“有間”則被前人用來表現心思“有隔閡”“有嫌隙”。先秦包養一個月價錢《左傳·昭公十三年》:“諸侯有間矣,不成以不示眾。”晉杜預注:“間,隙也。”《史記·秦本紀》:“繆公許之,使人與丕鄭歸,召呂郄。呂郄等疑丕鄭有間,乃言夷吾殺丕鄭。”以上例子均表達的是這個意思。

 

小結

 

通過列舉《論語》中幾個字詞的用法,我們可以發現,兩千多年前孔子所用的語言其實有一些是延續到了現代漢語中的。而對于一些現代常用的詞語,我們其實未必知曉其準確含義,也未必知曉其意義演進的來龍往脈。為了準確懂得并應用漢字,我們需求適當清楚其造字源頭。對字詞的源流剖析,不僅可以追溯文明基因,還可以清楚前人的思維方法。我們釋讀儒家經典之作《論語》這般,閱讀其他典籍亦需這般。

 

漢字是中國傳統文明的主要組成部門,並且是基礎;典籍以文字寫成,是傳統文明的主要載體。是以我們要閱讀經典,周全深刻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明,就需求不斷進步對漢語字詞的精準掌握程度。

 

 

責任編輯:近復

 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